134-1119-1149020-85511713
校園黨建展廳,不僅是展示黨的光輝歷程與成就的窗口,更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引領、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陣地。一個成功的校園黨建展廳設計,其核心要義在于如何深度契合“立德樹人”的根本任務,實現從靜態(tài)的“陳列館”向動態(tài)的“育人場”的蝶變,真正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精神燈塔。
首先,在內容敘事上,要實現從“宏大敘事”到“身邊故事”的轉化。 傳統的展廳往往側重于黨史、政策的宏觀呈現,雖莊重卻易與學生產生距離感。立德樹人,關鍵在于“樹”人,在于情感的共鳴與價值的認同。因此,展廳內容應巧妙地將宏大歷史與校園生活、學生個體相連接。可以開辟“身邊的榜樣”專區(qū),講述優(yōu)秀校友黨員、扎根基層的畢業(yè)生、在科研攻關中勇挑重擔的師生黨員的奮斗故事;可以展示本校學生黨員在志愿服務、社會實踐、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中的成果與感悟。當學生看到可親、可敬、可學的榜樣時,理想信念便不再是空洞的口號,而是觸手可及的人生坐標。
其次,在形式表達上,要實現從“靜態(tài)展示”到“互動體驗”的升級。 “立德”是內化于心的過程,需要沉浸式的體驗來激發(fā)情感、深化認知。成功的展廳設計應打破“隔著玻璃看、繞著展板走”的傳統模式,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。例如,通過VR技術讓學生“重走長征路”,在身臨其境中感悟革命先輩的艱辛;利用互動觸摸屏,讓學生自主探究黨史人物與事件的細節(jié);設置“紅色經典”朗讀亭或“我的入黨初心”錄制區(qū),鼓勵學生用聲音表達心聲。這種互動性、趣味性的設計,能變被動灌輸為主動探索,讓學生在參與中思考,在體驗中感悟,從而將紅色基因內化為精神追求。
再者,在功能定位上,要實現從“封閉殿堂”到“開放課堂”的延伸。 展廳的生命力在于使用,在于融入日常教育教學。它不應僅僅是一個供人參觀的場所,更應是一個多功能、開放式的育人空間。設計上可考慮劃分出小型研討區(qū)、閱讀角,將展廳作為主題班會、團日活動、微黨課的“第二課堂”。可以定期舉辦“青年說·黨史”演講比賽、紅色經典讀書分享會等活動,讓展廳“活”起來、“火”起來。當展廳成為學生思想碰撞、交流學習的常態(tài)化平臺時,它就超越了物理空間的限制,真正成為立德樹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(huán)。
總之,一個成功的校園黨建展廳,是內容、形式與功能的有機統一。它以“立德”為魂,以“樹人”為本,通過有溫度的故事、有深度的體驗、有廣度的延伸,將黨的理想信念如春風化雨般融入學生心田,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,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。這,才是校園黨建展廳設計的真正價值所在。
【本文標簽】 黨建展廳設計 校園??黨建展廳設計 ??黨建展廳設計公司
【責任編輯】聚橋文創(chuàng)